[試讀心得]諾貝爾少年
Nobel Genes

溫馨的五月,也是我的誕生月,一口氣在中下旬,接了三本的試讀本,然而這本《諾貝爾少年》嗆得我最是難受。該怎麼說呢?

在這三本《諾貝爾少年》、《我渴望的時光》、《如果人生可以重來》皆以「第一人稱」敘述的主角裡,諾貝爾少年所處的年紀最小(我猜13ˋ14歲,尚未達法定可以買菸酒的年紀,),因為年紀小卻非常有勇氣地面對自己的焦慮與掙扎,努力有效地處理自己生活上的問題,所以最令人心疼。

唉~到底是「那裡出了錯」?!

隨著逐年成長,諾貝爾少年漸漸地發現自己擁有不合作的諾貝爾基因。既無物理、數學上科學家的天賦,又沒有寫作文學的頭腦,想致力於人類貢獻卻發掘世界問題多多。唯一自豪的是「美術繪畫」上的優異表現,但媽媽『先是大笑,笑著笑著突然停住,以一種滑稽的表情看著我,然後開始哭』,對於這個可能傳承自她的基因,媽媽一點也不開心。到底是那裡出了錯,所以無法彰顯出諾貝爾天才基因「該有的樣子」。

唉~到底是「那裡出了錯」?!

隨著逐年成長,與諾貝爾少年相依存的媽媽生病了。越吃越多的藥,越換越新的藥,並沒有使媽媽變健康,卻讓她的行為舉止越來越怪異,進出醫院的機率越來越多。到底是那裡出了錯,媽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?『媽媽生病是我的錯,因為我不是真正的諾貝爾男孩。』是這樣嗎?挫折、沮喪、孤獨、罪惡、好奇等情緒,不斷地衝擊著諾貝爾少年。然而少年並沒有被擊倒,反而肩負起照顧媽媽的任務。

唉~到底是「那裡出了錯」?!

人類有別於動物的一個顯著特性就是「追尋生命的價值感與目的」---我是誰?我來自何處?我一直是誰?我能變成誰?此生當中我想要些什麼?就像「剝洋蔥」般,探尋生命的核心。我們希望發現自己,卻又不信任自己;既是孤獨的個體,卻又與人相繫。

『父親現在怎麼樣呢?人又在那裡?』

『他不想要我沒關係,我還是想找到他。』

『我必須為自己,貼上諾貝爾基因的標籤。』

唉~到底是「那裡出了錯」?!

「覺察」就像是,想像我們正行走在一條長廊上,兩邊各有許多扇門,我們可以選擇開啟某扇門(全打開、打開一點點)或是選擇讓它們關著。當打開某扇門時,可能會發現裡面充滿著美妙的事物,也可能會看到我們所不喜歡的事物(恐怖的或醜陋的)。隨著諾貝爾少年的探查,驚人的發現---『我是個謊言』,秘密的背後還有秘密。

自我覺察是要付出代價的,當覺察得越多就越難回到原狀。

回不去了,該怎麼辦?

諾貝爾少年接受了自己的存在,對自己負責,「我,就是我」。

有勇氣!

任何一切都可以從一個人身上拿走;除了一樣東西---人類最終自由,亦即在任何既定的環境下,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態度、選擇自己的方式。~by 維克多弗朗克(Viktor Frankl,存在主義學者)

感謝出版社給予試讀機會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xyu13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