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讀46《永遠的小說之王》~被尊重的人,是幸福的~

小說之王  

永遠的小說之王:印度說故事大師──普列姆昌德的尋味人生

The Best Short Stories of Premchand 3

 

「不要以為這是杜撰的故事,這是活生生的現實!」,的確。透過《永遠的小說之王》27篇短小說裡,印度說故事大師---普列姆昌德的尋味人生,我對印度的認識不再只是停留在史地上的骨幹,而是可以看見與之深刻連結的血肉、情感與靈魂。

 

 

家庭是社會的縮影,印度的種姓與家庭共同維繫「傳統職業、地位利益、血統子嗣」。種性由高到低可分為婆羅門、剎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羅。族群關係上,各司其職、克盡其責;男女關係上,男尊女卑;婚姻家庭關係上,夫貴妻賤,婦女在家從父、出嫁從夫。,不同種性間不通婚,若有違背則被打入「賤民」,世代傳承。

 

 

<古蘇姆的五封信>裡,遵照父親安排出嫁,得到的不是幸福卻是無理地漠視,一封封求饒求恕、示愛示弱、示死效忠的信,始終喚不回丈夫的心,令古蘇姆深覺「身為女人是一種罪」。經過父親友人到夫家才徹底了解:結婚,是丈夫以為可換取到父親給予「出國留學的金援」才勉強答應的,既然事與願違,當然沒必要假裝喜歡。

 

 

印度的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,男人是主人、女人是奴僕。若是僱傭關係還好,可以抗議、解約或重打契約,但是財產關係就彷若沒有生命、沒有意識的物品,打不還手、罵不還口。最近不是有很多印度婦女被施暴、輪姦的報導嗎?,雖然那已不是新聞但看了很心痛,男女的地位非常的不平。

 

 

<失望的一幕>,婆羅門的13歲獨生女才剛結婚就成了寡婦,父母悲痛萬分、小女孩卻不明所以---哭,是因父母哭;笑,是為父母笑。當鄰居們議論起「寡婦該過的生活」,父母決定要讓女兒捨棄消遣娛樂、改過清心寡欲;當女兒想要「出家修行」,父母又急著說服她為社會服務;當女兒「投身教育」,父母又要關閉學校。一次次逼得女兒改舷易轍,只因為「社會上會說什麼」。

 

 

是呀~又不是離群索居,總會有「大家都這麼說、別人會怎麼說」的台詞出現,只是不知這個「大家」、「別人」是那個代表號?是真代表、還是假代表?是代表真理、還是代表批判?是代表認同、還是反對?是......於是,聽這個說、聽那個說,就是沒聽自己說。為別人而活,且活得不負責任。怪誰?!

 

 

印度,幾經多次的被入侵、政權交替轉換,因此各種民族信仰繁盛,宗教衝突對立時而發生。

 

 

<仇人的饒恕>,基督教徒A說伊斯蘭是憑藉寶劍的力量傳播的,需要靠寶劍才能維護的真理不是真理。於是伊斯蘭教徒B與基督教徒A展開爭鬥,A刺死B,卻意外逃到B的家尋求庇護。喪子的老父雖滿心仇恨,卻不願違背先知「仁慈與寬恕」的教誨,縱使「以血還血」的民族性再再刺激著人性,仍願設身處地為受穆斯林迫害的基督徒懺悔、寬恕。

 

 

寬恕,在「願意」放下時,即刻產生。

 

 

<神廟與清真寺>,伊斯蘭教徒故意挑釁印度教徒,引起暴動。僕衛失手殺了領主的女婿、斷了領主家香火,主人雖悲痛欲絕卻不責怪,反倒藏匿僕人、為僕人辯護,讓自己陷入眾矢之的。主人堅信:(1)僕人多次出生入死護衛自己的恩情,必須回報,(2)不論是誰,「沒有任何罪過比污辱一個人的宗教更嚴重」,(3)女婿闖入神廟、玷污真主的家,縱使信奉不同,理當受罰。

 

 

家庭婚姻裡,可能有愛、有情、有慾望、有責任、有義務、有權力、有交易、有......,不平則枝節橫生,平衡則幸福自在。每種宗教都有各自的教義,賦予安定人心的力量。人常有「己所欲,施予人」的慷慨,卻沒有接受對方拒絕的雅量。

 

 

所以要能提醒自己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在面對各種與自己「不同」的種族、膚色、宗教、政治、性別、年齡、習慣、嗜好等,能不自大傲慢、不污衊迫害,想想對方的「優點」並給予「尊重」,這不僅要叫出理性、更要喚醒感性,可不是簡單的事唷。那,能「被尊重」的人,是幸福的!~

 

 

感謝柿子文化出版「印度小說之王」普列姆昌德的作品,更感謝出版社給予機會試讀《永遠的小說之王》一書。藉由普列姆昌德的傾聽、觀察與提醒,有更多元性的思考。

 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 

在《永遠的小說之王》中,普列姆昌德用27個被環境、命運拖磨的小人物寫出各式各樣的人性樣貌,有人堅持、有人無奈、有人高潔、有人殘忍、有人反擊、有人淪喪、有人溫暖、有人扭曲、有人可敬、有人可憐……看似不相干的單篇故事,讀起來又在心裡交錯糾纏,他們都以所謂最「正確」的選擇來面對自己的命運,最終,誰能得到幸福呢?

 

 

 

不要以為這是杜撰的故事,這是活生生的現實!

 

 

 

【作者簡介】

 

普列姆昌德PremChand1880/7/31~1936/10/8

 

就算逝世近八十年,他仍是印度語文學最偉大的小說家,即使後起之秀的文學技巧和複雜性超越了他,普列姆昌德的感染力,依舊沒有人能比擬!

 

現代印度、烏爾都文學的巨匠之一,有印度「小說之王」「人民作家」之譽,他在印度的地位就像中國的魯迅、俄國的高爾基一樣,無可取代。

 

普列姆昌德是印度現代最傑出的小說家。

 

一生寫了15部長、中篇小說(包括2部未完稿),以及約300篇短篇小說。他的短篇小說和他的長、中篇小說一樣,在印度有很大的影響,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。

 

早期普列姆昌德用烏爾都語寫作,後來改用印地語;他秉持著批判現實主義的寫作風格,書寫出反映社會現實的大量優秀作品。文章中飽含愛國者的民族思想,導致殖民印度的英國當局不滿,一再遭受查禁;另一方面因為作品中時常反映印度種姓制度下人性的黑暗面與悲哀,亦造成許多高等種姓者的反彈。在普列姆昌德之前,印度文學充滿了帝王傳說、神話力量,或是逃避現實的幻想作品,而他則帶領人們從幻想的世界裡回到人間和現實!普列姆昌德不僅只在印度被受到推崇,他的許多作品已被翻譯成各國語言,如英文、俄文和許多其他國家語言,受到全世界的重視。

 

 

 

◎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說集

 

27個傻瓜》《印度漂鳥》《永遠的小說之王》,從頭到尾,滴水不露的把普列姆昌德都典藏起來吧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xyu13747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