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哪?有人知道嗎?
拜訪[林語堂故居]
會來參觀林語堂故居是有緣由的
定居美國的阿姨,有天她的朋友問她:有沒有參觀過林語堂故居?
阿姨說:沒有
朋友說:林語堂是位享譽國際的學者,你在台灣時都沒去過?
台灣怎麼這麼不重視文人?
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是不行的!但沒去過是事實
於是阿姨這次回台省親的行程裡,非得要完成拜訪林語堂先生故居
因為我們也沒去過
就這樣,搭乘260公車,至永福站
*「林語堂故居」
臺北市 士林區 仰德大道2段141號
一到門口,感覺很舒服
以前有經過,因門牌小、標示不明顯
一直誤以為是某某人的私人別墅
進入此門就要收門票囉
剛好參觀的人夠多,可以安排導覽
*林語堂先生
生於1895年10月10日
卒於1976年03月26日
中國福建省龍溪(現為漳州市平和)縣坂仔村人
父親是牧師
原名和樂,後改玉堂,又改語堂
集語言學家、哲學家、文學家、旅遊家、發明家於一身
*以「英文書寫」而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
據了解,中國人「直接用英文」寫中國
最成功的有兩位:
一位是辜鴻銘~「享譽國際憤世嫉俗的學者」
一位是林語堂~「根深於過去,盛開於現代」
他們都是福建人,他們筆下的英文,全沒中國味
他們筆下的中國味,全是用英文寫成的
難怪外國人都知道,我們不能不了解啊
抗戰期間,先生用文章打筆戰
所以榮獲勳章
*《京華煙雲》是先生的第一本英文小說
原本是想翻譯《紅樓夢》的
因和當時中國的時代背景差異甚大
而改以《紅樓夢》為藍本另行創造新作
《京華煙雲》被稱為現代紅樓夢
並二度翻拍成電視劇
是先生最為自豪的作品
並因此作品於1975年獲得提名
是諾貝爾文學獎第一位華人候選人
1924年先生將Humor翻譯「幽默」
認為幽默是---
「既洞察人間宇宙人情學理,又能從容不迫出以詼諧」
而「會心一笑」正是幽默的最高境界
因提倡幽默文學
林語堂先生有了「幽默大師」的名號
讓我們來看看這位幽默大師的居家環境吧~
*書房~呈現了作家的生活&態度
牆上對聯「文如秋水波濤靜,品似春山蘊藉深」
映出林語堂先生的文章與人品
先生於著作《吾國與吾民》中寫道:
我喜歡春天,但是它太年輕;
我喜歡夏天,可是它太驕傲。
所以我最喜歡的還是秋天,
因為秋天樹葉剛呈嫩黃,
色調比較柔和,色彩比較豐富,
又染有一絲的憂愁和不祥之兆。
它金黃的多彩所要說的不是春天的純真,
也不是夏天的威猛,
而是老成的持重和慈祥的智慧。
它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知足,
因它既知道生命的有限又閱歷甚豐,
從而繪成了無與倫比的繽紛:
綠色象徵生命和力量,
橙色象徵稱心的滿足,
而紫色象徵順從和死亡。
月亮照耀著它,反映著月光,
樹梢顯得蒼白,然而當落日撫著它,
餘輝照亮著樹梢,它仍然可以嫣然歡笑。
清晨的山風吹過,瑟縮的葉子愉快地飛舞到地面。
你不知道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,還是訣別的哀吟。
因為這就是初秋的精神,就是平靜、智慧與成熟的精神,
能夠以微笑面對悲哀,能夠讚賞那使人清醒的冷風---
這就是秋之精神。
*臥房~
定居台灣後,先生不只持續寫作也推廣英文教育
請注意右下角,書桌上的貓頭鷹書架
是空中英語教室發行人彭蒙惠女士送給林語堂先生的
可見兩人交情
咦~房間的床怎是單人床呢?
原來,先生與夫人是「分房」睡的
感情不好嗎? NO~NO
因為1)作家寫作不定時
2)先生會抽煙管
怕干擾夫人作息,所以分房可以有各自的生活空間
很體貼吧~先生可是很重視身體與精神的關係的
夫妻兩人感情好,有圖為證
*餐桌椅都是林語堂先生自己設計的
這是餐車
椅子裡只有唯一的一張有扶手設計,看到沒?
是夫人「專屬座椅」唷
而每張椅子的椅背上還刻上大大的家徽
知道是什麼圖騰嗎?
是夫人名字廖翠鳳的「鳳」古字唷
這樣的「示愛」方式很溫馨、甜蜜吧!
本以為兩人感情好是因為戀愛
結果不是!!大出我意料之外
有興趣多了解他們是如何先婚後愛的
請看以下網址文章
林語堂先婚後愛
http://blog.sina.com.tw/jun_chao/article.php?pbgid=50691&entryid=657438
*需要為發明之母
英文打字機行之有年
先生希望漢字也能建立一套系統
讓人人都能順利操作使用,不惜傾家蕩產
發明「明快中文打字機」,後用於電腦上
因常常要出差旅行
發明可以擠出牙膏的快擠牙刷
大家常說的幸運數字,到底是那個?
用輪盤測數字出現的機率
看看哪一個是Lucky Number
林語堂先生很認真地做記錄唷
真的很有「研究精神」
果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呀
陽明山故居是先生人生最後10年的居住所
1966年興建,由他親自設計
建築同時融合東西風格
具有中國四合院的架構
西班牙風格的走廊及白牆藍瓦等地中海風格
顯示出其融合東西方文化的人格特質
非常符合林語堂先生自謂:「西洋人的頭腦,中國人的心靈」
既然先生說:
生活中真正令人快樂的事,「食」是第一樣
吃飯時間到了,當然是要飽食一頓囉
趕快到有不為齋用餐
「有不為齋」原是林語堂先生在上海的書齋名字
發想自康有為的「有為」反面及孟子「唯有不為者始有所為」
「有不為」代表他不隨波逐流的處世哲學
這世上有些事是他不屑去做的
現借用為餐廳名「有不為齋」,供遊客用餐
原址本就是先生故居的客廳兼餐廳
廚房還是廚房,位置都沒有變過
感謝天公作美
我們選擇坐在陽台上用餐
陽台本是先生生前常來的地方
他曾寫道:
「黃昏時候,工作完,飯罷,既吃西瓜,
一人坐在陽台上獨自乘涼,口銜煙斗,若吃煙,若不吃煙。
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朧裡,下面天母燈光閃爍,
清風徐來,若有所思,若無所思。不亦快哉!」
坐在這,不只可以呼吸到山裡的新鮮空氣
還可以一邊用餐一邊眺望台北盆地
體驗先生生活的藝術,不亦快哉!
點餐囉~
這MENU的設計很特別唷
除了菜單外,還有先生家人們的照片
再仔細一看
首頁菜單上有先生三女兒林相如的簽名唷
前四樣打勾的是招牌菜
我們剛好四位,就各點一份來嚐嚐吧
這是招待的糖漬番茄
這是前菜~酵素沙拉,幫助消化
這是南瓜濃湯,原汁原味,胡椒&鹽請自行加料
主菜來啦~全部排開,有沒有讚
這是法式香醋嫩雞腿~沒什麼醋味,迷迭香味濃
這是德式燻烤豬腳
,
這是無錫排骨,先生的家鄉菜
這是養生菠菜乳酪雞腿
這是甜點,蘋果醋桂花凍很香
吃完了,繼續喝咖啡享受人生
有美景、有美食、有家人,這才是生活!
先生說:
「我向來認為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,
我們知道終必一死,終於會像燭光一樣熄滅是非常好的事。
這使我們冷靜,而又有點憂鬱;不少人並因之使生命富於詩意。
但最重要的是,我們雖然知道生命有限,仍能決心明智地誠實地生活。」
阿姨,下次回國我們還可以來唷~
大家有空一定要來逛逛
請注意開放時間
週二至週日09:00~17:00, 公休日:週一
有關先生&故居的詳情,可參考
林語堂故居網頁
http://www.linyutang.org.tw